朱熹离开后,他的学生建读书堂于仙都岩。宝庆三年(1228),在青田进士叶嗣昌提议下,人们在鼎湖峰对面的伏虎岩下创建礼殿,作为讲贯之所,以示纪念。咸淳丁卯(1267)缙云进士户部尚书潜说友拨款扩建,名为独峰书院。
岁月无声,历史留音。步入沙孟海题名“晦翁遗迹”的院落,有花园、天井、围廊。建筑风格属晚清,厢房南北对称,由卷洞圆门和小门相连,天井中种有银杏、桂树和金钱松。正中厅内立有朱熹的雕像,书院的背后是山,站在天井中的桂树旁向上望去,见后山的山顶有一圆如明镜的透亮岩石,人称“月镜岩”。料想月圆之夜,书生们一手扶桂树,一手捧诗书,从月镜岩投下的月光让多少人梦想能蟾宫折桂。